首页技术支持应用文章
奥氏体形成的步骤

逆共析转变是高温下进行的扩散性相变,转变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,即:奥氏体形核,奥氏体晶核长大,剩余渗碳体溶解,奥氏体成分相对均匀化。各种钢的奥氏体形核形成过程有一些区别,亚共析钢、过共析钢、合金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中除了奥氏体形成的基本过程外,还有先共析相的溶解、合金碳化物的溶解等过程。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:必须存在过冷度或过热度?T。 1. 奥氏体形核 奥氏体的形核位置通常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界面上,此外,珠光体领域的边界,铁素体嵌镶块边界都可以成为奥氏体的形核地点。奥氏体的形成是不均匀形核,复合固态相变的一般规律。 一般认为奥氏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交界面上形核。这是由于铁素体碳含量极低(0.02%以下),而渗碳体的碳含量又很高(6.67%),奥氏体的碳含量介于两者之间。在相界面上碳原子有吸附,含量较高,界面扩散速度又较快,容易形成较大的浓度涨落,使相界面某一区域达到形成奥氏体晶核所需的碳含量;此外在界面上能量也较高,容易造成能量涨落,以便满足形核功的要求;在两相界面处原子排列不规则,容易满足结构涨落的要求。所有涨落在相界面处的优势,造成奥氏体晶核最容易在此处形成。 奥氏体的形核是扩散型相变,可在铁素体与渗碳体上形核,也可在珠光体领域的交界面上形核,还可以在原奥氏体晶核上形核。这些界面易于满足形核的能量、结构和浓度3个涨落条件。 2. 奥氏体晶核的长大 加热到奥氏体相区,在高温下,碳原子扩散速度很快,铁原子和替换原子均能够充分扩散,既能够进行界面扩散,也能够进行体扩散,因此奥氏体的形成是扩散型相变。 3. 剩余碳化物溶解 铁素体消失后,在t1温度下继续保持或继续加热时,随着碳在奥氏体中继续扩散,剩余渗碳体不断向奥氏体中溶解。 4.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当渗碳体刚刚全部融入奥氏体后,奥氏体内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,只有经历长时间的保温或继续加热,让碳原子急性充分的扩散才能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。 意大利GNR公司是一家老牌的欧洲光谱仪生产商,其X射线产品线诞生于1966年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研究,该产品线已经拥有众多型号满足多个行业的分析需求。ARE X 为专用的残余奥氏体分析仪,无需依靠 搭载模块在常规XRD上 实现残余奥氏体测试,具有操作简便、检测速度快、数据准确等特点,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,做到轻松上手。

在线下载

ARE X残余奥氏体测试的结构特点

1. 射线管位置及检测器位置固定,在保证测试快速的同时,可有效减少维护区域。2. 专业高清USB摄像机安装在GNR ARE X系统内部,辅助对齐样品所测试区域。3. 提供多种不同规格的样品架以匹配不同形状的样品。4. 一旦样品载入样品架,关闭舱门,激光自动测量样品表面位置,可通过连接到Z台的旋钮手动校准。意大利GNR公司是一家老牌的欧洲光谱仪生产商,其X射线产品线诞生于1966年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研究,该产品线已经拥有众多型号满足多个行业的分析需求。ARE X 为专用的残余奥氏体分析仪,无需依靠 搭载模块在常规XRD上 实现残余奥氏体测试,具有操作简便、检测速度快、数据准确等特点,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,做到轻松上手。

在线下载

测试残余奥氏体的靶材选择

1. X射线管靶材及功率条件 功率条件取决于作为目标材料和焦点类型的射线管。尽管Cu靶广泛用于衍射(特别是多用途衍射仪),但不建议使用Cu靶进行残余奥氏体分析,因为铁基材料的荧光很强(可以使用Cu靶,但需要从衍射光束中去除荧光)。 因此,可以使用Mo、Cr或Co来避免荧光,然后实现较低的背景。ASTM指出,推荐选择是Cr或Mo,这取决于是否需要获得更好的分辨率(Cr)或是否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峰(Mo)以尽量减少样品问题(样品的不均匀性或织构)。 此外,Mo靶的辐射能量更高,也能使吸收效应zui小化,从而获得更高的计数率。 因此,Mo靶是残余奥氏体测试的优选,我们选择它来装配到ARE X残余奥氏体分析仪。 至于推荐功率,它取决于辐射能量,因此Mo>Co>Cr。 2. Mo靶与Cr靶实际测试对比 对于残余奥氏体的XRD测量,可以使用任何能够记录至少2个α铁峰和2个γ铁峰的辐射靶才行,它可以是Cr、Mo,甚至Co。 如下所示,使用Mo靶相较Cr靶而言还有其他优势,比如使用Cr靶的测试误差要大于Mo靶。 使用Cr靶的优势是它可能具有更好的峰分辨率,因为峰彼此相距很远。但是,如果使用当前的快速检测器,这并无太大实际意义。所以对于ARE X残余奥氏体分析仪仍然推荐使用Mo靶。 意大利GNR公司是一家老牌的欧洲光谱仪生产商,其X射线产品线诞生于1966年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研究,该产品线已经拥有众多型号满足多个行业的分析需求。ARE X 为专用的残余奥氏体分析仪,无需依靠搭载模块在常规XRD上实现残余奥氏体测试,具有操作简便、检测速度快、数据准确等特点,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,做到轻松上手。

在线下载

残余奥氏体测试样品的制备

1.用于残余奥氏体分析仪的样品必须经过切割,将热效应降至低值,由于大多数含有残余奥氏体的钢铁比较坚硬,所以需要使用砂轮切割片磨削样品,如果样品不进行适当的冷却,砂轮片存在严重的热效应,可能导致样品本身的残余奥氏体发生改变。与采用钢锯切割比较,更建议使用砂轮切割。 2.样品粗模式时需要使用铣床或高压辊磨机,此种处理方法会改变表面形状和残余奥氏体,使得体内残余奥氏体含量高于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,在样品打磨时将样品切成小块,可以有效的解决形变和残余奥氏体变化。 3.残余奥氏体分析仪需要使用标准金相湿磨和抛光的方法,需要使用粒径为80#、120#、240#、320#、400#、600#的碳化硅或氧化铝的细砂纸,其它材质或粒径的砂纸也可能用到,最后使用6um金刚石或当量粒径的磨料进行抛光。 4.由于砂纸或过度 抛光引起的表面变形,可以改变样品内的残余奥氏体,在在初级的样品抛光时也可以采用电解和化学抛光,用来保证金相级样品制备。采用标准醋酸铬溶液进行电解抛光至0.005-in,使用600#的砂纸或特定的化学电解液将钢铁抛光至6um,可以保证金相级样品制备,热酸刻蚀抛光不推荐使用,在有选择的刻蚀某相时,此项变为优先取向。 5.根据样品尺寸选择合适的样品台,保证X射线束能在样品上进行2theta衍射。 意大利GNR公司是一家老牌的欧洲光谱仪生产商,其X射线产品线诞生于1966年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研究,该产品线已经拥有众多型号满足多个行业的分析需求。ARE X 为专用的残余奥氏体分析仪,无需依靠搭载模块在常规XRD上实现残余奥氏体测试,具有操作简便、检测速度快、数据准确等特点,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,做到轻松上手。

在线下载

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
公司名称:
电话:
邮箱:
姓名:
*请你认真填写上述信息,经审核允许后获得下载授权,下载资料仅需提交授权码,无需重复填写基本信息。
授权码: